妊娠高血壓綜合癥簡稱妊高癥,是孕期常見疾病之一。那么妊娠高血壓的癥狀有哪些呢?妊娠高血壓該如何治療呢?妊娠高血壓日常護理的注意事項有哪些?妊娠
高血壓吃什么好呢?妊娠高血壓對胎兒有影響嗎?
妊娠高血壓綜合癥(簡稱妊高癥),即以往所說的
妊娠中毒癥、先兆子癇等,是孕婦特有的病癥,多數發生在妊娠20周與產后兩周,約占所有孕婦的5%。其中一部分還伴有蛋白尿或水腫出現,稱之為妊娠高血壓綜合癥,病情嚴重者會產生頭痛、視力模糊、上腹痛等癥狀,若沒有適當治療,可能會引起全身性痙攣甚至昏迷。
1、基本檢查
了解準媽媽有無頭痛、胸悶、眼花、上腹部疼痛等自覺癥狀。檢查血壓、血尿常規、注意身體體重指數、尿量、胎動。
(1)高血壓:血壓>130/90mmHg,或與基礎血壓相比,收縮壓>30mmHg,舒張壓>15mmHg。
(2)浮腫:經臨床休息6-8小時后,浮腫不消退;
(3)體重:每周體重增加超過1公斤。
(4)尿蛋白:尿常規有蛋白或尿蛋白尿定量>0.3g/24小時。
2、準媽媽特殊檢查
包括反射測試、眼底檢查、凝血指標、心肝腎功能、血脂、血尿酸及電解質等檢查。
3、胎兒特殊檢查
包括胎兒發育情況、B超和
胎心監護和臍動脈血流等。妊高征對胎兒會造成胎兒宮內窘迫、生長受限等影響,因此需要檢查胎兒發育情況。
妊娠期高血壓的病因原因尚未完全明確,目前認為主要有以下因素可致準媽媽患上該病:
1、遺傳因素。調查顯示40%的妊高征有家族史。
2、初產婦年齡40歲。
3、有慢性高血壓、腎炎、糖尿病,抗磷脂綜合征等病史的準媽媽。
4、初次產檢時BMI≥35kg/m2 。BMI(體重指數)=體重(kg)/身高2(m2)。
5、營養不良的準媽媽。
6、準媽媽子宮張力過高,如出現
羊水過多、雙胎、糖尿病巨大兒等情況。
7、寒冷和氣溫的變化帶來的不僅僅是感冒,也增加了準媽媽患上妊高征的幾率。
8、血鈣的降低也是妊高征易發的因素之一。
妊娠期高血壓的治療目的是控制準媽媽的病情、盡可能地延長孕周、確保孕期母嬰安全,使得胎兒出生后能夠存活。該病的治療基本原則采用休息、鎮靜、對癥等處理后,病情可得到控制,若血壓升高,可予以降壓治療。
1、一般治療
(1)休息:對于輕度的妊娠高血壓可住院也可在家治療。
(2)密切監護母嬰狀態:應詢問準媽媽是否有頭痛、視力改變、上腹不適等癥狀。每日測體重及血壓。定時復查尿蛋白、檢測血壓、胎兒發育情況和
胎盤功能。
(3)間斷吸氧:可增加血氧含量,改善全身主要臟器和胎盤氧供。
2、降壓治療
目的:預防子癇、心腦血管意外和
胎盤早剝等嚴重母胎并發癥。降壓過程要平穩,不可波動過大。
目標血壓:準媽媽沒有并發臟器功能損傷,收縮壓應控制在130-155mmHg,舒張壓應控制在80-105mmHg。準媽媽并發臟器損傷,收縮壓應控制在130-139mmHg,舒張壓應控制在80-89mmHg。為保證子宮胎盤血流灌注,血壓不能低于130/80mmHg。
3、終止妊娠
妊娠高血壓的唯一治療方法就是產下胎兒。如果胎兒還沒到
預產期,醫生會建議準媽媽臥床休息、健康飲食和服用降壓藥物。如果準媽媽已接受治療但情況仍不斷惡化,這就可能需要實施早產手術將胎兒娩出來。
孕媽媽在孕育期可要注意保健知識,不是吃得越多越好,不是吃得越補越好。平時要注意保質保量的營養,適量吃點蔬菜和水果。來看看怎么飲食預防高血壓。
1.保充足的蛋白質攝入
大豆中的蛋白質可以保護心血管,禽類、魚類蛋白質可調節低血壓。所以孕媽媽可以多吃點魚類、禽類及大豆類來改善孕期血壓。如是腎功能異常的孕媽媽則要控制蛋白質攝入量,以免腎臟負擔。
2.保鈣的足量攝入
孕早中晚期及哺乳期需保每天分別為800毫克、1000毫克、1200毫克、1200毫克的鈣攝入量。
3.控制熱量和體重
孕媽媽如果吃太多的高熱量的食物,很容易發胖。而肥胖是妊娠期高血壓一個很重要危險因素,所以孕期要適當控制食物的量,不要覺得孕期就要胃口好。要按照科學體重來調整自己的食量。孕前超重的孕媽媽,要少吃點糖果、點心、甜飲料、油炸食品及高脂食品。孕媽媽整個孕期不能超過12公斤為佳。
4.減少飽和脂肪的攝入量
食物脂肪的熱能比應控制在25%左右,較高不可超過30%。而且飽和脂肪要減少,增加不飽和脂肪的攝入。也就是少吃動物脂肪,用物油來代替。這樣可以提供胎寶寶需要足夠的脂肪酸,幫助消除多余脂肪。
5.鹽的攝取要適量
孕媽媽食用太多的鹽會致使水鈉潴留,從而升高血壓,所以要控制鹽的量。通常建議媽媽每天攝入少于5克的鹽量。同時孕媽媽不能吃吃腌肉、腌菜、腌蛋、火腿、榨菜、醬菜等等這類食物。
6.搭配新鮮豐富的蔬菜水果
孕媽媽要保每天攝入蔬菜500克以上,水果200~400克,多種新鮮蔬菜及水果搭配食用。這樣豐富的食物纖維素攝入可以防止便秘,降低血脂有幫助。
孕媽媽飲食要保營養均衡,才有利孕期健康,才有效保護
寶寶健康。